來源:《中國科學報》第1版 要聞
發布時間:2022-12-21
本報訊(見習記者孫丹寧)近日,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儲能技術研究部研究員李先鋒和袁治章團隊突破了高能量密度鋅溴液流電池關鍵技術,成功集成出30kW級的鋅溴液流電池電堆。電堆面容量可達到140mAh/cm2,電堆實測放電電量可達31.6kWh。
鋅溴液流電池具有成本低、開路電壓高、能量密度高等優勢,適合應用于分布式儲能及戶用儲能領域。和傳統液流電池不同,鋅溴液流電池在電解液量滿足的條件下,電堆內鋅的沉積面容量會影響其能量密度。目前,鋅溴液流電池技術發展仍受限于鋅負極沉積面容量和枝晶問題。
近年來,中科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儲能技術研究部以鋅溴液流電池關鍵材料的設計、開發、制備為主線,初步解決了鋅溴液流電池鋅枝晶、面容量受限、溴滲透及功率密度偏低等關鍵科學與技術問題。結合電堆的結構設計,他們突破了高面容量電堆結構設計與組裝技術,開發出30kW級用戶側鋅溴液流電池系統。相比此前開發的30kWh鋅溴液流電池系統(2個獨立電堆),該電堆集成度更高、成本更低,可有效避免實際應用過程中因電堆串聯數多帶來的均一性問題,有助于提高系統運行可靠性。該成果為鋅溴液流電池系統的集成與示范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以下是該媒體報道地址:https://news.sciencenet.cn/sbhtmlnews/2022/12/372450.s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