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發布時間:2023-03-12
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所長劉中民帶來了關于支持東北地區進一步擴大開放建設自由貿易港的建議。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升貿易投資合作質量和水平。
為深入推動擴大東北地區對外開放,劉中民建議,支持大連建設自由貿易港。以大連金普新區為實施范圍,以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大連片區為先行區,實施投資、貿易、資金、人員、運輸自由便利和數據有序便利流動的管理機制,實行更具競爭力的稅收政策。
劉中民說,東北地區位于東北亞地理中心,交通便捷,有許多口岸開放城市。遼寧省是東北地區唯一的沿海省份,也是東北地區對外開放的門戶。大連市則是東北地區改革開放的龍頭,也是“一帶一路”倡議重要節點城市,擁有優越的港航條件和完善的開放體系,具有雄厚的貿易基礎。
他認為,隨著2022年RCEP的生效,東北地區特別是大連的區位優勢將進一步凸顯,具備承接國際國內產業轉移、參與國際國內競爭合作的條件。因此,劉中民建議:
第一,借鑒經驗,優化與周邊國家的多邊競合協作關系。支持復制試驗海南省等相關投資自由化、貿易便利化措施;支持開設FT、OSA等賬戶,分步實施完全資本項下可兌換,與日韓俄開展雙邊本幣計價結算,籌建東北亞共同合作基金;支持實施國際船舶保稅登記制度、啟運港退稅、航空企業經營客、貨運第七航權等航運自由化政策;支持與日韓俄的人員往來和從業自由,加強職業資格互認和工作許可、工作簽證便利化;支持數據有序便利流動,建設面向日韓俄的國際海底光纜及登陸點,開展跨境業務試點,下放增值電信業務外資準入審批權。
第二,實施稅收優惠政策,形成富有競爭力的稅收制度??茖W制定與東北地區產業相匹配的稅收政策,探索推進簡化稅制,同時又要注重涵養稅源和保護稅本,有效組織財政收入,給東北自由貿易港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和資金支持。要充分優化稅制要素,降低稅負水平,制定零關稅目錄清單和鼓勵類產業目錄的整體規劃及動態調整,支持區內鼓勵類產業企業減按15%的稅率征收企業所得稅,在區內工作的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5%的部分予以免征。吸引更多優質的資源、人才和企業進駐東北自由貿易港,推動自由貿易港高質量發展。
第三,優化產業結構,提高開放水平,構建綜合型貿易模式。應充分發揮港口城市的區位優勢,以東北地區為經濟腹地,以生產與加工貿易為基礎,以航運物流為依托,以科技金融為源泉,優化產業結構調整,提升區域綜合競爭能力和抗風險能力,建設集商品生產、加工、運輸、中轉、裝卸、倉儲、展示等業務功能于一身的多元化、國際化的開放型自由貿易港。進一步擴大東北地區的改革開放,逐步推進東北地區經濟結構調整,推進東北地區形成新產業和新優勢的主導地位,實現東北地區高水平、高質量發展和老工業基地的全面振興。